再游秀美如画的黄山

 徐  方

 

1024日我再次游览了我国最著名的名胜山川之一黄山,它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岳旅游风景区,我们早就听闻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赞美黄山的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所以游黄山是这次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地,我在200210月曾来游过一次,也只有一天,总觉没游够。早上又起了个早,5 点起床6点吃早饭,6点半就乘大巴出发去黄山景区,经1小时行程,7点半到达黄山景区口的汤口镇。可能是休息日的缘故,今天游黄山的人也非常多,入口处广场上人头攒动,上山竟化了较长时间,前后历时1个半小时多。下车后导游先去购票,拿到票后我们沿了栏杆七弯八绕进景区入口,再乘坐景区交通大巴车经20分钟山路,一路上急弯不断,盘旋登山到达慈光阁索道站经玉屏索道上到玉屏站,登上黄山景区的前山。

登山后就进入了玉屏景区,一路上观赏到黄山浩瀚的云海美景,远处云雾翻腾,众多山峰连绵起伏,在云层中时隐时现,有时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使人感觉犹如身处人间仙境。黄山群峰林立,拥有的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我们边行进边拍照。经攀登一层层的石台阶,首先近距离观赏到的是黄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迎客松,迎客松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安徽省的象征之一,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画就是它的身影。迎客松倚狮石破石而生,树龄至少已有800年,它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霜雪雨,仍然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另一只手优雅地斜插在裤兜里,雍容大度,姿态优美。众多游客都在此景点拍照留念。迎客松左边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帅气势磅礴、刚劲有力的题词“风景如画”,这既是对迎客松的赞美,也是对整个黄山美景的高度概括。

在这里我们还遥望最为雄伟壮丽的天都峰(该景点现正在整修不开放,据说要到2024年才能游览)、巍峨峭拔的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据称也是安徽省的最高峰),从这里出发去光明顶,有一条路可先去莲花峰,上山之路相当陡峭,远见游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往上攀登(2002年游黄山时我到过莲花峰,见那上山小路我还有较深的印象)。我们考虑自己体力不足,就没有去莲花峰,而是沿着另一条路朝光明顶前行,一路还可观赏多个奇石景点。

走一段路经过莲蕊峰,看到在莲蕊峰腰傲然伫立着一块巧石,形似一只美丽的孔雀,雀身及长尾附着在莲蕊峰的峭壁上,据导游介绍,这一景点称为“孔雀戏莲花”,估计因此山峰与莲花峰遥遥相对,大自然在此山峰上巧夺天工造就了孔雀石,它似孤芳自赏地亭亭玉立,头向着似新莲初绽的莲花峰遥望,欲与莲花比美,又好象与之嬉戏。一会到了在石壁上凿成险峻陡峭台阶的“百步云梯”,这是电影《小花》中刘晓庆抬着解放军伤员上山艰难地攀爬台阶的镜头拍摄地。在“百步云梯”口左侧山上有头部昂起的石乌龟,右侧又静卧了一蛇形巨石,称为“龟蛇锁云梯”。这里的台阶确实很陡,称之谓“百步云梯”,果然名不虚传,好在我们是向下走,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慢慢下行,也没数点究竟有多少步,当时估计至少有一百级以上,后网上查询实际有218级。接着经过兔子乌龟赛跑的奇石景点,路边竖有紧靠着的高低两块巨大岩石,一只石兔在上,另一只石乌龟在下,两者都似奔跑状,且石乌龟比石兔跑得略快靠前,略胜一筹。

去光明顶还需先经黄山上的美食广场,去那里有三条路,一条是攀过一线天的险路,一条是“升官发财”道,另一条是上下较平缓新修的山路,称为鳌鱼新道 。考虑到体力等因素,我们就选择走了较平缓的新道,且路程较短些。下午近1点到达了美食广场,实际那里是一片休息广场,除有提供休息的凳椅外,边上有多家饮食小吃店、卫生间等。我们就在这里休息,饮用水和自带的干粮后,按导游的指引前往光明顶,它是往北海景区和去下山的云谷索道必经的山峰。

走过了较长的攀升山路,好在路还好走,并不怎么陡峭,走一段休息片刻,在下午1点半左右终于到达光明顶,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它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为黄山的三大主峰。有赞美的话语称“不到光明顶,不见黄山景

光明顶上游人如织,在那里放眼远眺,目之所及,无不是茫茫云海,而头顶又见片片白云漂浮,变幻莫测,周边的座座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真是千峰竞秀,万壑争奇。在光明顶竖有一石碑,标注了光明顶的高度为海拔1860米,经排队我们在此石碑边摄影留念。光明顶上建有气象观测站,东北的一座山峰上还有701电视台,南侧偏西还紧靠着稍高的炼丹峰,攀登的游客也较多。 离开光明顶我们就向北海景区进发。

在往北海景区的路上,游客比较稀少,且主要是从后山上的游客迎面而过,也不知何因,可能是大多从前山上的游人直接去云谷索道下山了。我们一路上先远远观看了黄山奇石之一的达摩面壁、卧佛等景点,那是几组拟人化的石峰。又经过高山草甸——在黄山的一块平地上竟生长有一大片金黄间绿的草地,倒也吸引游客的眼球。

接着来到闻名遐耳的“飞来石”景点,电视剧《红楼梦》开篇一组镜头就采用了这一石景。今天恰逢天气晴好,能较清晰地见到此景,如若云遮雾绕,就难得一见了。只见一块巨石似天外飞来,降落在山峰顶一平坦的岩石上,远看飞来石仅一半着落在山顶底座上,接触面很小,似摇摇欲坠,但千百年来历经暴风骤雨,它依然稳固地屹立山巅供游人观赏,令人赞叹。据其他导游讲解,实际飞来石与底座是连成一体的,只是由于自然风化剥蚀作用、冰川流水和重力崩塌作用,最终形成了兀立于平台之上的飞来石奇妙景观。可惜我们与此景相距甚远,只能远远观望,尽管相机已放大拉近,拍摄的照片上此景仍显得较小。接着行走好一段上上下下的台阶山路,又来到“梦笔生花”景点,这是由花岗岩石柱与其顶端生长出的笔花松共同构成松石奇观,石柱的上段三分之一形如“笔尖”,下段三分之二酷似“笔杆”,而在石柱“笔尖的石缝中又巧生奇松,才形成了这一天然奇特美景。又行进一段路,见到一株高大的古松,它枝干粗壮,针叶苍翠,气势雄伟,一派虎气,且冠盖浓绿近于黑,酷似一只黑虎卧于坡下,故称黑虎松,据称已有700多年的树龄。听一其他团队的导游讲解,此松还有一名称,多年前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夫妇访问我国时到黄山游览,恰逢山上云雾浓重,雾气紧紧围绕这棵松树,只显露出树冠,安南夫人见了,说此景好比似非洲人头顶铁锅遮雨状,因名人效应,故又被称为锅伞松。

由于导游的催促,又不知到下山的云谷索道还有多远,恐怕耽误规定的山下集合时间,只得放弃了去石猴观海、始信峰等景点游览,甚是遗憾。于是选择走了直插云谷索道的路,实际到下山索道起点站——白鹅岭站并不远。在排队进站时见到了始信峰、白鹅峰,又拍摄了几张照片。很快乘上缆车从云谷索道下山,到了黄山地质博物馆广场,等候了1 个多小时,才等齐团队人员,再乘景区交通车到终点站换坐团队大巴返回住所,参加拼团旅游就有此不尽人意之处。

这次游黄山,观赏到了黄山四绝中的三绝:奇松、怪石、云海,令人叹为观止,黄山的众多山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黄山各种形态的怪石都好似能工巧匠精细雕刻而成,千姿百态,惟妙惟肖;黄山的松树姿态优美、枝杆遒劲,或扎根于悬崖峭壁,或生长在岩缝之中,虽饱经风霜仍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黄山的云海则时而如风平浪静的湖泊,时而像波涛滚滚的大海,时而轻轻如丝绢,时而成飘浮在空中的云团。总之黄山的山岳景色犹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可惜游览时间太短,且年老体力不支,只到了小部分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