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访宏村 徐方 今年金秋十月,我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安徽黄山等景区三日游。10月23日一早从苏州出发,中午到达了黄山市,下午是游览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黄山市黟县东北部,占地面积187平方千米,背倚雷岗山,是著名的徽州古民居、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国家首批12个
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又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5A级景区,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宏村古称弘村(据说是清乾隆年间为避清帝乾隆的名字弘历而改),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由汪氏祖先所建。宏村还有“画里乡村”之称,截至2014年,全村完好保存明、清民居建筑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读zhèn),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
进景区后由导游带领大家参观、游览宏村的主要景点、建筑,一路边讲解边前行。首先观看了村口的呈牛肚形南湖(据说有“黄山脚下小西湖”之称),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似跌落湖中,还长着一大片荷叶,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接着经一座较狭小的石砌拱桥就进入宏村,导游引导进南湖书院参观,书院中有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启蒙阁、传授四书五经和志道堂、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文昌阁等几个课堂,房屋都很高大,名人题写的匾额高挂,很有气派。出书院经过村间狭小的里弄似的小路,路面都铺着石条,两侧民居也全是徽派建筑。村间小路虽狭,但路边还有砖石砌成用于行水的水圳(人工水沟渠),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水圳,它们已有500年的历史,总长达1300米。因该村落北高南低,落差达4米,利用地势落差,水圳把宏村的上首浥溪河的一泓碧水引入村中,水圳九曲十弯,穿堂过屋,经月沼,最后注入南湖,出南湖的水,还用来灌农田,浇果木,重新流入濉溪水。我们游览中只见水在水圳中缓缓流动,据介绍清代全村刚建好这些通水的水圳时规定上午一段时间约8、9点钟前村民可在其中洗米、菜、取水饮用,之后才可洗衣等,大家都能自觉遵守。但我们经过所见水圳中的流水已很混浊,水质较差,说明现在沟水明显已受到污染。
第二个景点是汪家宗祠。祠堂位于村的中心,祠堂南面是一形如半月的池塘,名为月沼,当地村民又称其为月塘,池水较清澈,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周围的徽派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增添了这里的景色,成为最佳的摄影地点。走进祠堂,正中供奉着汪氏三位祖先,其中老祖是西周时代由周王施姓,左边还供奉有一位女性祖先,排列稍后,据介绍是家族的女头领胡重娘,当初是她依据对祖先梦遗的解读,组织实施了村落的规划建设,把新建的村庄规划为一个牛形村落:凿清泉以为池塘,引西溪水为补充,扩大为“月沼”,成为想象中的"牛胃",通过二个出水口,建成纵横交织,长共1300余米的上水圳和下水圳,通向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水圳被称为“牛肠”,水圳的水经过使用之后,全部汇聚到村南的南湖,所以胡重娘也受到子孙后代的尊敬祭拜。据说在文革期间,宏村祠堂是公社的办公场所,当时的公社的领导很有远见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就在祠堂内到处写满革命标语,张贴满领袖像,避免了造反派的打砸抢破坏。 第三个景点是参观宏村最富有的盐商故里,该徽商住宅不仅高大宽敞很有气派,建有高雅气派的门楼,且大多建筑都装饰有各种精美的砖雕、木雕,造型美观又有较深刻的寓义,有的记录了历史典故,如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和故事,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富商住宅功能齐全,各类用途的厅堂、房间配套,有接待客人的客厅乐叙堂、家庭成员聚会的承志堂,有主人和女眷楼上卧室,有厨房和就餐间,有书房、管家和账房的办公间,有仆人、丫环的住所。 虽是走马观花地游览,导游介绍的宏村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姓氏也无法记下,但也切实感觉到宏村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据说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之村落”。
|